首先,在专家讲座环节学习到了自身平时基础理论是多么缺乏,给一向靠感觉、经验说话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深知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从他们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来,往往这些都是注重早期语言教育的结果。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然而我们知道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
首先她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谈。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其次说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成人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讲座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 最后以语言环境结束。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幼儿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成人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让我们学习了老师的鼓励幼儿说完整话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给予幼儿指导,多给幼儿思考和讲述的时间。让幼儿有一个独特的思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在用词、语句的连贯方面给予指导,起到一个调色的作用。
当然辩课是五段式里最为精彩的部分。一个个辩手慷慨激昂的发言和措辞的针峰相对都让自己望尘莫及。俗语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她们一针见血的问题和从容不迫的回答都让现场掌声雷动。把一堂课的好与坏说的淋漓尽致,见识了好于不好相处在一起是有它们存在的意义的。也让自己领教了课是可以这样辩的。
专家点评和总结都让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精准到位、全面、客观的点评让人信服。诙谐、幽默的总结让人开心。一场精彩的五段式教学就在这讲、上、辩、点、结中快乐的结束。
过程是精彩、短暂的,但是结果却是发人声省的。怎样去上好一堂课、怎样让幼儿开心的"玩中学、学中玩……"每一次的学习只是一个过程,细节还需要自己去品位和实践。
宝安区幼儿园五段式互动培训活动反思
沙井街道黄埔幼儿园 肖丽华
针对目前教师培训模式缺乏生机与吸引力的现状,宝安区教科培中心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他刚一亮相,就以其独创性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听觉与知觉,给参与新一轮全员培训的老师一种全新的感觉。五段互动式模式具体指:专题讲座--新秀授课--同行辩课--专家点评--研修反思。它的目标指向是:搭建教育理论与教育行为融合、互通的平台,既让教师感受理论的冲击力,形成自身的教育信念,又能学会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技能和策略,实现学用结合,理论融合实践的目标,以期激起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的显著特色是:注重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模式凸显了教师专业培训方式的独创性、可行性、实效性,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响应。它必将引领我区幼儿园教学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必将加快我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本次幼儿园"五段互动式"活动培训活动在沙井试点举行,我有幸承担了"同行辩课"中反方三辩的任务。本次专题培训的主题是"新《纲要》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价值追求",结合李芸老师的主题讲座,可以看出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已经成为共同的关注趋向。在郑老师的这节语言活动中,大胆地尝试了运用集体教学、小组讨论、区域操作、个别指导等方式给幼儿提供了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开放而平等的的语言学习、扩展语言经验的环境氛围。
在交流讨论的环节中,郑老师以"小动物们对猫医生说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帮助猫医生过河的?""假如你是其中一只小动物,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猫医生过河""小动物们都想了这么多好办法帮助猫医生过河,那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猫医生呢?",她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都是紧紧相扣,让幼儿在每个问题上都积累了经验,为下一个问题做好了铺垫,满足了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老师在活动中是支持者也是平等的交流者,这样就有了与幼儿一起分享和协作的学习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孩子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的关系,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而且在幼儿之间营造了一个非竞争性的学习共同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她能够发挥区域在语言活动中的扩展,让小朋友在语言区的桌面操作游戏、科学区的小实验、美工区的绘画、表演区的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创设幼儿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拓展自己的语言经验,让幼儿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创编、运用生活中的语言,使幼儿语言经验得到提升和丰富。幼儿园《纲要》中就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而这些活动就非常恰当地体现了这一观点,并整合了幼儿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但是,教师对于宽松自由的环境的创设体现的还不是太充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可以消除幼儿的心里压力,使儿童进入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我感觉教师对于孩子的每一个回答,每一次试探性的发言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评价。在区域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在区域活动前用神秘、夸张的语言,向幼儿说明每个区域的活动亮点是如何吸引人,在教师所提供的宽松愉悦的区域环境中,幼儿才会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加上教师的积极鼓励,幼儿才会有更高的积极性去发现,去表达,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