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言领域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①愿意学说普通话②愿意与老师和同伴交谈,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眼看对方,在老师的鼓励下,能在集体中回答问题。③喜欢听故事、儿歌,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艺术美。④喜欢看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图书和图片,知道爱惜图书、图片。
认知能力目标:①学习正确发音,学说普通话。②逐渐丰富词汇,主要是名词、动词、人称代词、形容词等。③学习简单句(完整语句)。④学习故事5~6个,能复述其中1~2个;学习儿歌8-10首;学习礼貌语、称呼语。⑤学习欣赏篇幅较短、生动有趣、情节简单的故事、儿歌、散文等儿童文学作品。
动作技能目标:①初步听懂普通话,基本会说普通话。②口语中有名词、动词、人称代词、形容词等。③会说简单句(完整语句)。④学习5~6个简单的故事,能复述其中1~2个;学习儿歌8-10首,会复述1-2首。
(3)科学领域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①幼儿开始乐意参加科学活动。②对周围的事物有兴趣。③在科学活动中表现愉悦的情绪。④爱护小动物和植物。 ⑤对数学感到有趣。
认知能力目标:①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并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②观察常见的个别动、植物和无生命物体的特征,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③学会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④学习获得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人类影响的具体形象的知识。
动作技能目标:①通过观察知道物体数量的差别,会简单排序。②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学习最简单的科技小制作。③会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④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学习科学标记。
(4)艺术领域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①愿意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在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中能保持愉快的情绪。②老师的鼓励下,能在成人面前唱歌,能在集体中进行表演,喜欢绘画、泥工、纸工等美术活动。③在老师的指导下,愿意欣赏音乐、美术作品,初步体验艺术带来的快乐。
认知能力目标:①学习歌词浅显、节奏简单、风格欢快的幼儿歌曲,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称,了解歌词的内容,能听琴声,用自然的声音跟着老师或朋友一起唱完一首歌。②学习打鼓、吹喇叭、开火车、小鸟飞、小兔跳等模仿动作和拍手、点头、碎步等基本动作。③学习音乐游戏。④学习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铃鼓、手串铃、碰铃,学习并初步领会2/4拍节奏。⑤认识水彩笔、油画棒等常用绘画工具,学习使用方法。⑥认识3~6种颜色,认识泥工工具和材料。⑦学画简单的命题画,初步学习撕纸和折纸。
动作技能目标:①基本上能独立演唱3~4首歌。②能按音乐节奏做简单的模仿动作和律动,并能根据歌词、曲调做相应的动作表演。③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按一定的规则做音乐游戏。④基本上会使用铃鼓、碰铃、手串铃等打同一节奏或给自己的演唱伴奏。⑤基本上会使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等常用绘画工具,会使用3~6种颜色随意涂鸦和在老师指导下画简单的花草树木、人物、动物,涂色时不涂出边线。⑥会随意玩泥,基本会使用团、搓、压等方法捏水果、点心等简单的东西。⑦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随意撕纸或将纸撕成块状,会用对称折叠的方法折简单的东西。
(5)社会领域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保持愉快的情绪。②对家人、幼儿园的老师、同伴有爱的情感,热爱动植物,热爱幼儿园。③学习与同伴分享、轮流玩玩具,愿意与同伴一起玩。④愿意与他人交往,不怯生,不好哭。
认知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部位、主要特征和功能及自我保护。②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萌发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③逐步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开始适应集体生活。④初步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无故发脾气。
动作技能目标:①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基本上做到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丁老师和长辈会问好。②初步养成基本的卫生习惯。③初步了解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
2、分析讨论:这个幼儿园小班教育目标的制定符合上述要求吗?
3、归纳小结:
上述目标作为一个年龄段的目标,涵盖比较全面,但因为只有一个层面,无法反映出其他两点。
(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问讨论】
如何才能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当前影响幼儿园培养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正确应对?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如何为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努力?
【归纳总结】
幼儿园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总要受到外来的干扰或影响。如来自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园训练孩子某种技能,或要求教小学才学习的读、写、算技能;又如社会影响,社会上各种幼儿技能大赛的宣传,偏重学历、追求升学率的风潮等,都可能干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达成。
幼儿教师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去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排除一切干扰,坚定地按照教育目标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