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广泛列举之后,师生共同归类。
(1)物质环境●广义的物质环境: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
如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和装饰等。
●狭义的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合。
如园舍及装饰、设备材料、幼儿园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各种游戏材料和教具等。
(2)精神环境●广义的精神环境: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
如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人们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狭义的精神环境: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要素的总合。
如幼儿园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文化氛围、师生关系等。
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幼儿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幼儿园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为深远。
【观点辨析】:许多家长在选择孩子入园时,往往只考虑幼儿园的硬件设备尤其是幼儿的生活条件,如有没有空调设备、有没有电脑室、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否够大、幼儿园的外观是否够美,你认为这些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这些家长的观点不正确。虽然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园园长、教师的观念和专业知识技能等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为深远。
二、幼儿园环境的功能(一)环境的功能【问题讨论】
当人们走进一个整洁干净的环境,就不会出现随地乱扔废弃物的行为;如果置身于一个又脏又乱的环境,就不会注重环境卫生,这是为什么?
分析要点: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这是环境的基本功能。
(二)幼儿园环境的功能【问题讨论】
幼儿园环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影响幼儿的行为)幼儿园环境是怎样影响幼儿行为的?
结合案例分析:幼儿球类游戏时,如果想让幼儿练习拍球的技能,是给他们每人一个球还是2~3人一个球?(给幼儿每人准备一个球)。如果想让幼儿学习分享、轮流与等待,是给他们每人一个球还是2~3人一个球?(幼儿2-3人玩1个球就比较妥当)。
归纳小结:幼儿园环境的基本功能,是影响与控制幼儿的行为,引发幼儿符合教育目的与要求的行为。这一功能是通过创设符合教育要求的环境来实现的。如在上述幼儿球类游戏时,经过教师设计的教育环境,是会"说话"的,可以发出特定的信息,影响和指导幼儿的行为。
主题二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教学目标:
识记并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的含义和要求;初步具备运用原则理论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实例的能力教学重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的要求;运用原则理论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
教学难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的要求;运用原则理论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教学准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案例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如果你是幼儿园教师,园长要求你设计幼儿园的环境,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首先,你必须把握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即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然后才进行具体的环境创设)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理论讲解】
1、含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如何贯彻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教育作系统规划。
【观点辨析】:有人认为,只要有美术特长的人就会创设幼儿园环境。
分析要点:此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创设幼儿园环境不只是追求美观,而应注重环境的教育性。因此,幼儿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外,更应掌握幼教专业知识,才能创设好幼儿园的环境。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理论讲解】
1、含义: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2、如何贯彻发展适宜性原则?
(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如墙面布置位置不宜太高,应根据幼儿的视线水平;材料投放的性质、种类、数量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人数;户外环境应分为集体活动区、器械设备区和种植养殖区。
(2)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创设的环境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
【案例分析】:下面是两位教师的活动室布置,你觉得哪位教师的做法比较合理?为什么?
A教师:在大班活动室的天花板上,悬挂着许多与幼儿一起制作的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糖果型的装饰。
B教师:将每一位幼儿自制一张写有自己姓名、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等相关资料的身份证卡片,悬挂在大班活动室的天花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