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辨析】
有人认为,幼儿教师所教知识浅薄,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谁都可以担任幼儿教师。
分析要点:
幼儿教师和一般教师一样,他是双专业性的职业,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教什么",还要具备传授知识的技能技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四)多方面的能力【情景模拟】1如果一名幼儿来告状,说"他不让我骑小三轮车",教师应如何回应、如何处理?
非专业人员:"出了什么事?怎样迅速解决这场纠纷?"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情景和机会帮助幼儿学习什么?怎样给予帮助?"【情景模拟】2中班活动:"过年时好吃的食物"教学准备:让幼儿回家后带一样春节时最好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跟大家介绍食物背后的故事,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
幼儿A:我带来的是春卷,是和妈妈超市买的,速冻的,原来是白色的,用油煎了后就变成了金黄色,又香又脆可好吃了。
幼儿B:我有问题,为什么春卷放到油里煎了会变金黄色?
问题1:如果你是教师,应该如何回应?
幼儿C:我知道,因为油的品牌不同。
教师:对,油有不同的品牌。衣服、家电也有不同的品牌。这个词用的真好,以后我们都要学着用它噢。
幼儿D:我不同意C。为什么米饭烧了后不会变颜色呢?
问题2:如果你是教师,应该如何回应?
幼儿E:我带来的是饺子,过年一定要吃饺子,奶奶说吃了会发财。
幼儿F:为什么?
幼儿E:饺子的样子很像金元宝。
幼儿F:什么是金元宝?
幼儿E:金元宝就是古代的钱。
幼儿G:为什么古代的钱是金色的,而现代的钱是银色的?
全体幼儿这时都望着老师,希望知道答案。
问题3:如果你是教师,应该如何回应?
问题4:根据这个案例,谈谈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怎样发挥才是得当的?对待幼儿的生成,教师应考虑哪些因素再给予适当的回应?
主题二 幼儿教师的能力教学目标:了解和提高幼儿教师的各项必备能力教学重点:各项能力的提高教学难点:各项能力的提高教学准备:案例;观察记录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
一、观察力【提问】 为什么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观察力?
【归纳小结】
理解幼儿(差异、情感、需要、行为表现等)是教育的基础,观察幼儿是理解的基础。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弱,对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很弱。
【理论讲解】
观察的种类:
1、日常生活中的观察(随机观察)提问:衡量幼儿教师的随机观察能力高低的标准是什么?
归纳小结:
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各方面信息,并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即捕捉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反应举例:
有一次指导全班幼儿搭积木,偶然间我注意到一个幼儿手握一块积木迟疑地望了我一眼,我立刻发出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和微笑,因为我一瞬间的判断是他缺乏勇气,需要鼓励。果然幼儿从我的反应中似乎得到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他笑了一下便开始将手中的积木小心翼翼的放到已搭成的"塔"的顶上。"啊,成功了!"幼儿高兴的叫起来。
提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较强的随机观察能力?
讲解要点:
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同鹰眼般敏锐,能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到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幼儿最细微的需要,能了解某个行为的意义,并做出及时的反应。
2、有目的的观察讲解:
有目的观察的步骤准备(拟定观察项目--列出观察要点--选出有代表性场景)--观察并记录--分析--因材施教的方案(教育的个性化)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方法:
①日记法:把幼儿自然流露的行为,只要认为是能作为判断幼儿发展情况的全部记录(录音、照相、文字、摄像),这种方法能全面了解幼儿,但难以坚持。
②时间取样观察法:在规定的时间里观察记录预选行为。
举例:
中三班幼儿个案记录表(一)姓 名: 林铮 性别:男 年龄:四岁半观察日期:2003年10月23日 时间:35分钟观察地点:本班活动室 教师:林美香观察情境:绘画活动观察内容:实地记录林铮非常快乐地参加了美术特色班的活动,和陈嘉、蒋杉坐在同一组,看得出他和这两位同伴很友好哦,他们各自拿了画笔后,蒋杉把笔整齐地摆在桌子的中间,还告诉林铮先用深色的水彩笔画轮廓,林铮的画纸本来有一半是垂下桌子的,他们两还帮助林铮把画纸放好,林铮非常诚意地接纳了他们的帮助,看得出他很高兴,并认真地开始了绘画活动,在绘画过程中他们还有轻声地交流,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