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讨论】
通过上述两段教学片段的比较,结合你所了解的有关幼儿园教学和小学教学的情况,以及幼教专业知识,分析并讨论:
1、幼儿园的教学与小学教学有何不同?
2、幼儿园教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归纳小结】:
幼儿园教学和小学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幼儿园的教学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与启蒙性(1)原因分析:
幼儿生活经验较贫乏,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理解能力较差,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2)具体表现生活性:幼儿园教学要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的感性经验出发,其内容和途径必须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的实际需要。
启蒙性:在幼儿园教学中,注重在认识简单的事物和现象中,引导幼儿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注意通过教学丰富幼儿的有益经验,帮助幼儿学习并适应生活,获得粗浅的知识,使他们的经验和视野得以拓展。
2、教学方法的游戏性、情境性与活动操作性(1)原因分析:一方面,与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关,由于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对事物的理解依赖情境和形象,以及他们的注意容易分散等等原因。另一方面,幼儿主要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活动来获得经验,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幼儿园教学是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强调每个幼儿的实践与参与。
(2)具体表现:
游戏性和情境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要借助一定的游戏或情境,加强幼儿注意的持久性,唤起和调动幼儿的有关经验和感受,吸引他们在游戏的假想情境中积极地交往、活跃地想像、主动地表达……在玩中学。
活动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鼓励他们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或者摆弄摆弄……以帮助他们在多种活动中更好地认识环境中的事物。
3、幼儿园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1)原因分析: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既有共性,也存在个别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差异的教育原则(2)具体表现:组织教学需要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4、幼儿园是以口头言语进行教学(1)原因分析:由于幼儿第二信号系统的概括性很差,第一信号系统仍占优势,思维有很大的具体性。
(2)具体表现: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不强调用文字课本教学。在运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直观教具相结合。
【观点辨析】: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
分析要点:此观点是对的。
相同点: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都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实施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
不同点:幼儿园教学和小学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主题二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与原则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学过程的概念。
2、掌握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和幼儿园的教学原则。
3、初步具备运用幼儿园教学原则分析幼儿园教学实施情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
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幼儿园的教学原则;幼儿园教学实施情况的初步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幼儿园的教学原则;幼儿园教学实施情况的初步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的录像、幼儿园教学的教学实录等。
教学方法:录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一)幼儿园教学过程的概念【录像播放】: "我爱动画" (中班)的教学活动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教师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看过什么动画片?"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第二环节:
第一步,运用多媒体由整体到局部播放动画片的人物形象,请幼儿说出人物名称。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第二步,与幼儿共同评价动画片中的人物。
第三步,带领幼儿玩与动画情节有关的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
第三环节:与幼儿共同探讨动画片的奥秘,如"怎样才能使无声动画变成有声动画?"等。
【录像讨论】:
(1)教学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谁?
(2)教师与幼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3)教师是如何使幼儿获得发展的?
【归纳小结】:
(1)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与幼儿。
(2)幼儿园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双边活动的过程,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