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方法只注重灌输,注重研究教师怎么教,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开放性。班级授课制。只重视课堂,忽视课外,忽视因材施教。
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在教育研究方面注重观察实验。
教育决策、教育规划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致化。提倡针对各年龄段教育对象的特点来实施教育。
思考讨论:我们应对传统教育抱什么样的态度?
【观点辨析】
观点1:现代社会,有钱人接受优等教育,没钱人接受劣等教育,或者是不能接受教育。
观点2:现代教育的开放性是指要重视国际间的教育比较研究,不能关门办教育,要了解别的国家,而不是幼儿园向家庭和社会开放。
三、当前的社会建设与幼儿教育【理论研讨】
(一)幼儿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现代幼儿教育地位的变化。
(1)具有相对独立性。
(2)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2、国际社会关于儿童问题的几个纲领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3、我国关于儿童问题以及幼儿教育的几个纲领性文件:《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母婴保健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意见》。
(二)现代社会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观点分享】
1、各学习小组介绍本组关于社会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认识的调查报告。
2、思考讨论:从社会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认识,我们感觉幼儿教育的地位怎样?又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理论研讨】
1、背景:(1)儿童研究的进展包括儿童发展的生理原因,成长发展的过程等等,带来人们对儿童更加透彻的了解。(2)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家长从关怀孩子的健康发展到关怀孩子的发展,对学前教育提出强烈的要求。(3)儿童观的演变。
2、需求:(1)世界科技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2)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需求。(3)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趋势带来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优质的幼儿园教育。
3、对策:(1)提倡以科学为依据的胎教。(2)要求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3)依据大脑功能的发展规律施教。(4)要坚持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和个性化,避免不适当的早期定向化培养。(5)要依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巧妙地使用教育方法。
(三)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冲击与挑战【案例分析】
案例1:浙江宿迁幼儿教育改制中的问题。
案例2:留守家庭的幼儿的教育问题。
案例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理论研讨】
1、抵制教育市侩的冲击,保护幼儿健康发展的导向。
2、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贫困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如何满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幼儿园生存与发展问题:
(1)幼儿园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从依靠型的管理转向经营型,发展自主观念、经营观念,学会开辟财源,理好财政。
(2)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为目标,在创优竞争中去赢得信誉、吸引生源,幼儿园的生命才可以长存并健康发展。
(3)以城市和乡村社区为依托,走社区化的多种类、多形式并存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幼儿园是其中一种完满的教育形式。
社会实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分别设计一份宣传与介绍幼儿教育价值的宣传资料,张贴在学校附近的社区,向人们宣讲幼儿教育。
第三单元 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教学目标:
1、识记现代儿童观和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了解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的演变和发展。
2、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含义、特征和内容,以及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3、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派别的基础上,以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对待幼儿教育实践。
教学重点: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学难点: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教学课时:6课时主题一 幼儿身心发展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含义、特征和内容,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2、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派别的基础上,以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对待幼儿教育实践。
教学准备:"人的生理发展"录像教学片段。
教学重点:幼儿身心发展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客观辨证地对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