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老师,这是什么?(用手指着竹笋)师:先看竹叶。(有些不高兴)幼:这根竹子被人砍断了,里面是空的。
师:先看竹叶。(很不耐烦地)幼:竹叶是绿色的,是长长的。
师:对。
幼:竹叶是黄色的。
师:错了,竹叶怎么会是黄色的呢?竹叶是绿色的。
师:再看看竹竿是什么样的?
……2、分析讨论在上述两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贯彻或违背了哪些教学原则?请具体分析。
3、归纳小结A、在第一个案例中,教师贯彻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积极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
B、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贯彻了直观性原则,违背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性原则等。
主题三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2、初步具有运用幼儿园教学方法理论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初步能力教学准备:幼儿园教学案例;幼儿园教学录像教学方法:录像、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
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问题讨论】:
问题一: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教学手段是否完善?怎样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教学手段?
分析小结:
(一)目前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实物,图书,挂图、图片、照片,幻灯片、录像带,以及自制教具等。
(二)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努力学习使用电脑、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化教具,尤其是利用电脑从网上下载大量的图片和信息,自制多媒体课件,既方便快捷又经济,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某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时,幼儿始终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兴趣不浓,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教师的教态不够亲切自然、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所致。
(一)活动法【理论研讨】
含义:这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实验法、游戏法和操作练习法。
(1)实验法A、含义:实验法是教师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或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
B、运用实验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验的安全性。实验所用的器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实验程序确实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操作的。
●教师预先操作实验,以形成完美的实验指导计划,并观察幼儿实验的全过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实验法强调的是幼儿的亲自动手,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实验结束后,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和归纳实验结果。
(2)游戏法A、含义: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教学的方法。
B、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既可以将游戏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用一个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使用游戏法时,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所采用的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所选游戏的目标和规则应与教学要求相吻合。
(3)操作练习法A、含义: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巩固和掌握某种技能的方法。
B、运用操作练习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和方法,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练习。
●观察幼儿练习的情况,及时做出反馈。
【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一个幼儿抱着大皮球神秘地告诉老师:"老师,皮球还能拍呢" 。"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教师反问她,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老师问:"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簧,在打气的过程中,弹簧被压下去又弹上来,她便认为弹簧被打到球里去了。与小女孩交谈后,老师找来一个打气筒,鼓励她自己给一个瘪瘪的皮球打气。操作开始,老师引导她将气筒口对着自己的手心打气,看看到底有没有弹簧出来;打好气之后,又让她将皮球中的气挤到手心,看看打进皮球里去的到底是什么……最后,小女孩终于确认皮球里装的不是弹簧,而是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