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通过家园合作,家长也可以从幼儿园获得科学育儿的专业知识,通过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和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
(一)家园合作,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家园合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三)家园合作,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1、案例陈述幼儿园老师要求幼儿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但是,当幼儿和家长一起出去玩或上街时,家长给幼儿买了冰激凌。幼儿吃完以后,发现附近没有垃圾箱。幼儿问家长怎么办,家长告诉幼儿扔在地上算了,幼儿表示反对:"我们老师说,不能乱扔垃圾。""可是,找不到扔的地方怎么办?反正大家都在扔,你看满地的垃圾,再多你这点东西也不算多,快扔掉吧,拿在手里脏死了。"听了家长这一番话,幼儿只好把手中的垃圾扔掉了。请问家园合作了没有?这则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分析讨论3、归纳总结总结要点:
家园没合作,因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这样会导致幼儿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幼儿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与习惯就不能形成;减弱了幼儿在幼儿园所受的正面的教育。家长应配合教师,做好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保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内容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三、家园合作的原则1、平等 把家长看着平等的合作伙伴。
2、尊重 尊重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不能居高临下地把家长当作教育对象和教师工作的助手。
3、责任分担 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负有共同的责任。
4、互惠 在争取获得家长财力、物力、人力支持的同时,要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让家长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问题讨论】你们在见、实习期间,见过几种家园合作的方式?
总结:
⑴ 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爸爸、妈妈老师"制度夏令营活动⑵ 家长间接参与方面①个别方式的家园联系家访:新生家访、定期家访、情感性家访、问题幼儿的重点家访。
家园联系薄接送幼儿时的随机交流电话联系家长接待日②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家长专栏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开学初家长会、阶段性家长会、新生家长会家长学校【案例分析】
1、案例陈述主动利用早送晚接孩子的零碎时间与家长沟通,打动家长的心。家长常常希望了解孩子一天过得怎样,吃饱了没有,是否快乐,学到了什么知识等。家长可直接通过孩子的表情,孩子的话语来了解,但如果此时此刻,老师能主动地去对家长说一说、叨一叨,效果好多了。家长不仅能了解孩子的一天生活,更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切与爱护!有这样一个例子让我更加重视了"沟通"的价值:一个能说会道的小男孩东东,能一字不拉地复述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在别班时,其家长与老师之间总有扯不完的皮,告不完的状,弄得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十分不和……转到我班后,我总是在东东"汇报"之前先与家长交谈一番,告诉家长孩子的"重大表现",不到半个月,家长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家长一再感激地说:"还是这个班好,老师这么关心我的孩子,我无话可说,只有感激。"仔细分析,并不是其他的老师不好,而是孩子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汇报"一天的生活,家长也听信了儿子的话,日子稍久,家长便以为老师与自己的孩子"过不去"。如孩子不爱吃青菜,老师软硬兼施地劝东东吃下去,回家后带着情绪说"老师硬要他吃不好吃的东西……"这件事在我手上也一样发生,只是我"抢先一步告诉家长:"孩子不爱吃青菜,我们为了他的身体发育,想办法让他吃了,他还有点不高兴呢。"时间稍久,家长理解了老师,也不再听"一面之词"了。
2、分析讨论:以上案例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3、归纳总结总结要点:
(1)采用接送幼儿时的随机交流方式进行家园合作。
(2)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有:
用日常普通语言与家长交谈,切忌使用专业术语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幼儿谈幼儿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借助儿童发展的知识来表达;先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再婉转提出问题要求。描述时不加任何评价,反对告状式描述孩子行为。
·积极倾听。要敏感地觉察与体验到家长的情绪,以及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
·幼儿在场时,教师要注意谈话的内容,以免影响幼儿的自尊心和家长的威信。
【实践操作】
1、操作内容新生在家长离开时,有的孩子会哭闹,这可以理解。可是以前的老生也是哭哭泣泣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一天,我偶然听见-位家长对孩子说:"你在幼儿园要听话,不听话,老师要批评你。"孩子可能不理解批评的含义,但他知道一定不会是愉快的事,于是他掉头往幼儿园外面走。我想:是不是家长的话给孩子带来紧张、拘束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