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回忆:幼儿园内环境包含哪两大部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在前一主题中我们已探讨了幼儿园内精神环境的创设,这里将重点探讨幼儿园内物质环境的创设。
【理论研讨】
1、户外环境的创设和利用(1)户外环境的创设总体要求:安全;具有较强的可探索性和可想象性;可使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绿化和美化环境。
地面:安全适用,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
器械设备:符合幼儿的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以木材、轮胎、钢绳、钢塑等材料为宜;设备数量与场地面积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
游戏场地的结构:考虑活动的动静交替和每个孩子的不同需要。
绿化:
(2)户外环境的利用●充分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质量;●活动中制定活动规则;●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户内环境的创设和利用(1)面积和空间的利用1988年,《城市幼儿园建设面积定额(试行)》对幼儿园面积和空间的利用有明文规定。
(2)户内环境的结构●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各活动区的活动互不干扰●安全、卫生●幼儿有独处的地方●对幼儿的行为具有控制的作用(3)材料的投放案例呈现: 某幼儿园大班环境设置说明表格主题名称:房 子时间:2006年3月1日至 4月 30日目标:
、 1、了解房子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等。
2、2、认识建筑材料、建造过程、建筑工地、建筑工人和施工安全。
3、认识房屋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如何做到"住宅的安全"。
4、 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区域设置阶段目标与时间安排材料投放语言区1、有兴趣地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社区越来越美丽。鼓励幼儿能用语言清楚的讲述观察到的事物。
2、开展"识字游戏"1、"每日一词"操作平台。
2、幼儿听读游戏的教材、字卡、录音机、磁带。
3、幼儿图书、看图讲述卡和图片。(包括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自制的日历型字卡。
4、手偶、动物头饰。
益智区 1、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技能大胆创作。表现建 筑物的特征和结构关系。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1、 1、各种智力拼图(木制类、吸铁类、泡沫类、塑料类)2、 2、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的玩具(万花筒、望远镜、齿轮类、棋类、钓鱼类、骡旋类、交通标志类)3、 自制:走迷宫、艺术拼图。
美劳区1、学习使用废旧报纸进行撕贴创作。
2、通过撕、拼、贴等方法促进幼儿的想象力、 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组合造型的能力。使用盒子、瓶子等废旧材料制作观察到和想象中的房子。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然、朴实的美,体验 成功的喜悦。美术:蜡笔、油画棒、铅笔、毛笔、刷子、画纸、报纸、颜料盒、颜料、小桶。
美工:剪刀、浆糊、胶水、橡皮泥、泥工板、彩带、各种包装盒、糖果纸、收集的废旧广告纸、双面胶、透明胶。
建构区1、了解不同的材料、建筑过程和建筑工人的对于建筑房子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如:图片、照片、录像------感知房子的外型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与个性特 征。1、 收集到材料:各种纸盒、瓶子、瓶盖等。
2、 各种塑料拼插类玩具。
3、 木制积木。
生活区或角色区提供一个角色扮演的平台,让孩子们在这里扮演生活中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并体验其乐趣。手偶、动物头饰、彩带、特色引导幼儿从各种途径中获取房子的信息,激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探索社区里房子的功能。主题墙:将社区分布图布置在教室内。加上社区里的房子(住宅、课室大楼、办公楼、医院、商场)等。
备注:在课室的各个地方增加自制的安全设施。在课室的各个地方张贴自制的安全标志。
【案例分析】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各活动区的材料有哪些?投放的材料有什么特点?
归纳小结:各活动区有必备的材料,材料的投放有以下几个特点:
●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材料投放数量适宜●材料的性质和种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安全卫生D、墙面布置:
配合课程需要;幼儿积极参与布置;位置与颜色适合幼儿的特点;定期更换。
【录像分析】播放省内外幼儿园内物质环境创设的录像资料,师生共同分析与评价。
分析与评价要点:
1、是否符合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要求2、是否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3、是否贯彻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4、是否积极发挥教师和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操作练习】模拟环境创设1、创设内容:中班幼儿活动室的环境创设。
2、创设要求:
(1)根据室内环境创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