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10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05日 18:21:35

  从另一角度思考,运动觉和听觉共同参加音乐活动,有助于巩固音乐记忆。

  各项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打击乐器演奏靠打击和碰撞而发声的乐器称为打击乐器。幼儿园的打击乐是指在音乐声中有节奏地敲打某些打击乐器的一种活动。它包括练习演奏已经配置好的器乐曲和声乐曲,为其他的唱歌、舞蹈活动伴奏。

  幼儿往往把打击乐器当作声音悦耳的玩具,对演奏打击乐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重要途径。因为节奏感的培养离不开动作。幼儿在演奏打击乐的活动中对音乐的节拍、强音、节奏和整个音乐的流动有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此外,由于各种乐器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高幼儿对音色的辨别能力,以及对声音高低、强弱、长短的敏感性。

  (四)音乐欣赏活动幼儿能够感受、理解比他们学唱的教材的乐曲更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如少儿歌曲《嘀哩哩》。

  这首歌曲由于音域较宽、速度较快的旋律特点,不适合幼儿演唱。但是通过欣赏活动,幼儿能感受到春天般优美的旋律。清脆悦耳的歌声向幼儿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红花、绿草和唱歌的小黄鹂,还表现出山林、湖水和小朋友好奇探索的大眼睛,幼儿从中得到自然美的启示、旋律美的感染及心灵美的熏陶。在欣赏过程中,春天的美和歌曲的美使幼儿的心灵感受到美,这种审美教育也就生动形象了。

  音乐欣赏的特点在于给幼儿提供更广泛、更深刻的音乐作品。内容、性质、风格多种多样。表现手段较为复杂,尤其是大量的器乐作品向幼儿揭示了崭新的音乐世界,从而大大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音乐经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欣赏活动是音乐教育活动中重要的基础内容,它有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态度。

  幼儿欣赏音乐有两种类型:一是供感受、理解的音乐作品。这是较为复杂的歌曲和器乐曲,不要求幼儿表演。二是将要学习的音乐教材、歌曲、舞蹈和游戏的乐曲等。这种类型的音乐欣赏在小班所占比例较大。

  倾听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阶段是听觉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进行听觉训练,多创造幼儿倾听的机会,比较易于取得效果。

  三、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一)示范教师演唱和演奏音乐作品应正确运用各种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示范时感情要真挚、表情恰当,面对全体幼儿。

  (二)运用语言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包括:讲解、说明、提问、提示、谈话等。适当地运用语言能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表演,但语言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只起到辅助作用,不可替代音乐。

  教师在运用语言时,应力求精练、明确,将具体形象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三)练习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离不开系统的练习。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要求明确,突出练习重点,积极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应把练习活动的过程组织得生动、丰富,不单调乏味,注意循序渐进。

  以上三种方法是音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方法,它们相互联系地运用于音乐教育之中。教师要根据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认真、细致地选择方法。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情绪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之,教师在运用方法时应灵活、机智和适度。

  第三节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唱歌活动(一)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唱歌是人类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各种复杂感情的手段,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孩子从学说话起,就把语言当作有旋律、有音色、有节奏的声音来记忆,并根据对它的感受,理解成人语言的意义。如温和、高兴的语言代表赞扬;大声、严肃的语气意味着责备。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林伯格教授认为,儿童唱歌能力的发展是与说话能力的发展平行的,在儿童语言的咿呀学语期,唱耽、能力也相应地发展到咿呀学唱期。而后逐渐从近似唱歌,发展到能唱音域合适的歌曲。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