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把角色的游戏动作(内容)情节化,并确定游戏的规则。把角色的游戏动作情节化,具有激发角色(由幼儿担任)活动动力的作用,增加角色活动的趣味性。而规则的制约性又保证了游戏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和教育性。以上述的游戏内容和动作为例,统编《体育》教材中的诸多游戏,如"小白兔"、"小青蛙捉害虫"、"猫和麻雀"、"大皮球"、"放鞭炮"、"跳水运动员"等等,都有明确的主题情节和规则,使游戏不只是简单的动作模仿,而是有组织、有变化发展、有约束的趣味性教育活动。
①提供必要的游戏条件。包括游戏的场地布置、游戏的玩具和器材、游戏前的知识准备等等。
(4)编写幼儿园体育活动性游戏的基本格式编写游戏的一般格式是:
①游戏的名称(年龄班);②游戏的目的;③游戏的准备;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有时规则可独立);⑤游戏的建议或注意事项。
(二)幼儿园基本体操的选择和创编创编幼儿基本体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明确任务,提出总体构思选编一套体操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即所选编体操的功用是什么?是作为早操、准备活动操、还是节日或运动会等需要的表演操?如果是早操,由于它属于保健操,且每天都要做,因此编排的操节动作要全面,以便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如果是准备活动操,则所选用的动作随意性较大,只要求能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假如是表演操,则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应强调操节的艺术性和表演效果。另外,任务明确后,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构思体操的名称、全套操节的节数、每节操的名称、操节的节拍或呼数、操节动作的节奏(变化)、活动量和难易程度、对身体影响的特殊要求(形体矫正操中)等。一般来说,各年龄班体操的构思可参照表3-2。
2.设计单个或成节动作,组织整套体操的动作顺序这是编操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1)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及体操的类型来选编动作。
①动作总的要求是简单或难度适中、优美、轻快、活泼,并富有模仿性和表现力,突出动作的形象化和幼儿化,便于幼儿模仿和学习,且有较强的锻炼价值。
②体现各类操的特点。如选编轻器械操,不应将轻器械操看成是徒手体操的动作与器械的简单结合,而应该体现出所用器械的特点,充分发挥器械的锻炼功能。
(2)应注意动作编排的科学性。
①为保证身体锻炼的全面性,整套体操的动作应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躯干等不同部位的动作和同一部位不同动作类型和方向的动作。把发展肌力、柔韧、协调、平衡等动作组合在一起,把影响不同肌肉群的动作、用力和放松动作交替进行,并注意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胸部锻炼和背部锻炼、活动量小的活动与活动量大的活动相互结合,使人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活动。
②动作的编排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即整套操的活动量应遵循上升一平稳一下降(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规律。动作由慢到快再到慢,由易到难再到易。一般是先从较简单或运动量较小的踏步动作、伸展运动或头部运动开始,使身体机能由原来的安静状态尽快转入兴奋状态,接着安排扩胸、体侧屈、体转、踢腿、体前或体后屈等动作,逐步增加动作难度和活动量,然后进入活动较激烈的全身运动或跳跃运动,使运动量达到高峰,最后以踏步或柔和缓慢和较轻松的整理运动结束。如果是准备活动操(也称运动辅助操),整理、放松过程应省略。
(3)设计单个或成节动作时,应了解影响动作的效果和难度的要素。
①身体姿势。指动作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姿势和结束姿势。身体姿势的改变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到动作的难易程度和锻炼效果。就幼儿而言,操节应以屈、伸、举、踢、转和模仿性动作为主,逐步增加绕旋、绕环、振、单脚支撑等动作。编操时应强调身体姿势的准确、自然、协调,以大肌肉群活动为主,注意选编能有效促进胸廓和脊柱发育,形成正确身体姿势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