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绝对评价绝对评价是以某种既定的目标为参照,目的在于判断个体是否达到这些目标,而不受被评团体的影响与约束,忽略个体状况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绝对评价中应重视稳定的绝对标准的合理性。
4.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用尽可能切合实际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被评对象的性质。
5.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评价体系中包含的相应的计量体系,以数量来显示对象的性质或功能,或反映其中的数量关系。
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基础,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出发点和结果。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三)根据评价的主体分类1.内部评价也称自我评价。是被评者通过自我认识和分析,对照某种标准,对自己组织的活动作出判断。由于被评者又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可使评价进程成为自我认识与提高的途径,有利于改进工作,并接受评价结论。
2.外部评价也称他人评价。是由有关方面人士组成评价小组,或由专门人员实施评价,对被评者某方面的实态进行评价。
以上各种评价,不仅可运用于不同的教育活动,也可运用于教育活动以后的课程。如对幼儿的一日生活的评价、教师素质的评价及幼儿的发展各方面的评价,从而对幼儿园课程内容、方法及效果作出全面的整体的评价。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无论是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还是对各个教育活动领域或某个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以及对教育环境和材料的评价,都离不开信息的搜集。搜集信息是做好教育评价的重要一环。评价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搜集信息的方法。它可分为两大类,即成人评价方法和幼儿评价方法。
一、成人评价的方法成人评价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打分法和等级法两种。
(一)对有关方面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得分情况来对教师作出例1: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表(20分)评价时间 评价人 被评价教师①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特质及能力②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案③以丰富的情景布置激起幼儿的学习动机④能事先做好活动所需的各种准备⑤以丰富的身体动作、表情、语态来组织教育活动⑥妥善安排集体活动与个别学习的时间⑦幼儿经常通过亲自探索、操作或实验的方法获得知识,而非由教师直接告知⑧规划不同的学习角,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⑨幼儿能在提供的学习区内找到自己想从事的活动,很少有游荡、呆坐的现象⑩幼儿能随时更换学习区注:未做到:0分,尚可:1分,经常做到:2分(二)等级法等级法是由幼儿园园长或同行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有关方面情况划分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藉此对他们的工作情况作出评价。
二、幼儿评价的方法这是对幼儿评价的信息搜集方法,也是评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测验法1.标准测验这是由教育专家确定的测验法。测验结果可以和一定标准对照,以测定被评价者的程度。如韦克斯勒量表中对学龄前儿童的测查,包括常识、词汇、图画补缺、算术题、迷津、木块图案、理解等,并有评分标准。标准测验的优点就在于具有客观性和高效度、高信度,有常模可对照,使不同测试对象都可以同一尺度相比较。但是针对性不够。
2.教师自制测验即教师为了了解本班幼儿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情况,自己制做一些测验题,对评价对象进行测查。例如,教师为了了解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水平,以便于更好地对幼儿进行观察力的培养,可以自制一个测验--带孩子参观理发店,然后引导孩子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幼儿的观察力作出评价。
①出示理发店图片,问孩子"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藉此考察幼儿观察的概括性。
②提问"人们去理发店干什么?"根据幼儿说出人们活动项目的多少,评价幼儿观察的精确性、细致性和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