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基本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有以下步骤。
(1)教师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启发幼儿从多方面、使用多种方法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去感知、操作、发现和思考问题。
(2)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探索活动情况。包括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幼儿操作的方法、发现及问题),倾听幼儿的自言自语和同伴轻声细语,观察幼儿的情绪,是否在等待老师的帮助,等等。
(3)要求和鼓励幼儿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4)教师以简短的语言,概括幼儿的发现,并再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幼儿在前面探索的基础上再作探索,寻求完整答案。
(5)教师继续观察、了解幼儿情况,并给予幼儿及时的帮助(提供材料、解决困难等)。
(6)再次鼓励和启发幼儿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方法,陈述自己的发现和问题,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此处要给足时间,用于幼儿表达、交流。
(7)教师在幼儿充分交流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和评价,包括知识点(幼儿获取的经验或幼儿主动建构的表象水平上的概念);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探索发现的过程和使用的方法,尤其是善于思考、有所创造的幼儿和发展较差而进步的幼儿,避免重结果、重纪律、3.结束活动要求。由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在自然状态下结束活动并继续布置任务,让幼儿延伸活动,在自然角、科学发现室、家庭或社区继续探索。因此,结束活动应该是开放式的。还可以指导幼儿一起整理材料,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三)教师提问设计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指导,主要通过设计有质量的问题来实现。教师提问有两种。一是封闭式的,其答案是限定的、惟一的。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啊?''二是开放式的,没有限定答案。如"你有什么发现?',"你看它像什么?"教师应更多地向幼儿提开放式的问题,便于幼儿回忆并联系自己的经验,在经验和自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去操作、发现和创造,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随着教师提问的步步深入,幼儿也就在无意中逐步深入到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去了。
三、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每个幼儿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运用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在自然角和科学发现室内进行。幼儿以个别活动为主,或三两人自愿组合;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幼儿的自由度较大。
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重点在于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等。
(一)活动目标的设计和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相同。在设计时还要注意:
1.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设计具体活动目标;2.根据上一次正规性活动的结果来设计。譬如,班上有的孩子在主动探索方面能力弱,教师可针对其设计具体目标;上次活动中,由于时间关系,有许多小朋友对显微镜有进一步操作的愿望,就可在选择性活动中具体设计教育目标。
(二)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创造和提供环境及物质材料是幼儿开展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
1.建构科学发现室(科技活动室、科学宫、科学探索室等)对环境和材料(设备)的特点要求具有新奇和趣味性、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可观赏性和配合性(如将磁性材料和能磁化与不能磁化的材料放在一起,以供幼儿操作)。
具体提供的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探索生物和无生物的材料①动植物的标本,如种子、树叶、花卉、果实、昆虫、鸟兽等等;实物,如各种岩石、矿物、贝壳、纵横切面的树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