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96)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05日 18:21:35

  2.撕贴撕纸可以锻炼幼儿手对形的控制能力。撕纸的材料可以是普通彩纸或报纸等,撕纸的方法大致有自由撕、按折痕撕、按轮廊线撕、折叠撕等。一般来说,要求幼儿所撕的物象,应该是特征明显、外形简略的。让幼儿随意撕纸后,根据所撕的形象想像添画,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教师重点指导按活动所要求的技能撕及粘贴的方法。

  3.折纸折纸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折纸取材方便,彩色蜡光纸、旧挂历纸、废报纸等都可。

  折纸的基本技能,有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集中一角折、对中心线折、角对中心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菱形折等。折纸活动要按照由浅人深的规律,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

  对小班最初的折纸练习,教师主要指导幼儿对齐、抹平。由于折纸的过程易忘记,到中班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看图折纸。教师事先按折纸顺序画好步骤图。图上线条要简明,要教幼儿认识和熟悉折法符号。一开始,教师可以边教幼儿识图边进行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图上的符号。演示时,教师用的纸要比幼儿的大,要有正反面,手的动作要明确,语言要简练明确。待幼儿理解图示后,教师可逐步过渡到仅演示重点和难点,其他部分让幼儿自己看图折。大班幼儿增添了组合折叠,即把折好的几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教师应重点指导几个部分的插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插接才会不松散。

  4.剪纸剪纸的主要方法,有目测剪、沿轮廊线剪和折叠剪。剪的技能学习应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从小班下学期开始,幼儿就可以学用剪刀。在小班和中班初期,以学剪直线和曲线为主。指导沿轮廊线剪时,重点指导幼儿应用左手转动底片,防止边剪边拉,使物象周围不整齐;折叠剪的指导重点是折叠部分,只有折叠好了,才能剪出对称的或有规律的图形。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在美术区(角)投放一些废旧的挂历纸或  有物象的旧画书,让幼儿在游戏时间多加练习。这样,能提高幼儿剪纸的技能,更好地满足幼儿剪纸的兴趣。

  三、幼儿园欣赏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对美术作品、自然景物、环境布置的具体可视形象的欣赏。美术作品的选择,应注意复制品的印刷质量要尽可能与原作接近,并且画幅要尽可能大一些,以便让幼儿能看清楚。作品可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和电影等方式呈现给幼儿。指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美术修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品的表现手法等等。在自然景物和环境布置的欣赏中,最好能让幼儿身临其境,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陶冶其情操。

  在欣赏活动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很关键。首先,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审美的积极性,启发要做到饱含感情、充满兴趣。活动开始时,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分析。因为教师的讲解极易给幼儿造成思维定势,影响幼儿自身主动的感知和体验。其次,教师不要过多过深地讲解分析,避免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应主要通过提问的方法,对幼儿加以引导·,使他们沿着一定的程序积极地进行思考、联想、感受,提高审美能力。教师的总结应事先设计好,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幼儿能理解;语言要充满联想,以调动幼儿的情感与想像。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幼儿绘画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特征。

  2.结合实例,说说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有哪些方式和要求。

  3.见习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分析这些活动运用了哪些方法?是如何运用的?是否恰到好处?

  4.设计2~3个活动,要求目标表述恰当,活动步骤清晰。

  本 章 附 录I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一、幼儿美术教育总目标(一)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感知,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

  (二)通过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弓1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其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健全和谐的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