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6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05日 18:21:35

  二、4~5岁(中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一)好奇好问好学随着这一期间儿童身心的发展和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孩子们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什么都想摸摸、看看、尝尝,什么都想去摆弄摆弄。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问题的范围很广,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并急切地希望成人给予及时回答。他们喜欢集体教育活动,学到一点新知识后就特别爱对别人讲,希望别人也知道。

  (二)初步理解事物的表面和简单的因果关系这一期间孩子已能根据自己的直接感知去理解客体中的一些表面的、简单的因果关系。如知道了鸟有翅膀,所以会飞;种的植物要浇水,否则会死掉。但是他们还难以理解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因此,4-5岁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易受事物形状、颜色、大小和活动性等外部的非本质特征所影响,作出错误的因果关系判断。

  (三)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推理的客观逻辑依据这一期间的儿童常常按照自身的经验来判断推理一些事物。如一个中班幼儿认为球之所以会滚下来,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亡。"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在回答"大红旗多还是小红旗多"的问题时,错误地回答是"小红旗多",其理由是因为小红旗可剪好多,大红旗费纸,就剪得少。

  三、5~6岁(大班)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一)好学好问,求知欲强好奇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大班儿童的好奇与小、中班孩子有所不同。小、中班儿童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问题多停留在"是什么"上,而大班儿童则不仅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的行为也反映出了儿童的求知欲。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里面有什么,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教师应正面引导,可向儿童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

  (二)初步理解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大班儿童已开始能从内在的原因来理解事物或现象了。如在解释乒乓球为什么会从倾斜的木板上滚落下来时说:"乒乓球是圆的,木板是斜的,所以乒乓球会滚下来。"说明他们已能从客体的形状和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和"斜"的关系中去寻找滚落的原因。但由于事物和现象中的内在因果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此时期他们对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中的关系理解水平不一,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还很难理解。

  (三)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大班儿童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譬如,他们已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小时概念等),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开始学习按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来进行概括分类。如把身上有羽毛、有退化了的翅膀和两条腿的,人们饲养的鸡、鸭、鹅归为家禽。但由于这一期间孩子的知识、语言和抽象概括水平仍有限,故对类概念的精确内涵,缺乏掌握高层次类概念所需的在概括基础上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此期儿童仍不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如他们会把家禽、家畜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外,认为昆虫是虫子,不是动物。

  第二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原则和具体方法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原则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选编,要在依据科学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一)科学性和启蒙性相结合科学性原则,是指在选编内容时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幼儿周围世界中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物和科技产品。科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科学启蒙教育,以发展幼儿学科学、爱科学,初步学习使用科学的能力和兴趣。因此,科学教育必须具有科学性。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所达到的幼儿科学概念水平虽是感性经验上的前概念水平,但所选的内容仍应是科学的;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会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周围世界,为以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应选择那些能被幼儿感知和证实的可靠的材料。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