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过对多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培养其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分类目标(一)绘画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绘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2.引导幼儿大胆地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初步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培养其绘画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帮助幼儿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二)手工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手工材料和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其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2.引导幼儿在塑造和制作活动中,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手工的兴趣。
(三)欣赏1.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美术知识,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
2.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周围环境和注意各种美术作品中造型、色彩、构图等的情感表现性。
3.帮助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内容,使之了解美术作品如何表现现实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幼儿对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敏感及初步的评价能力,丰富其美感经验。
5.引导幼儿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欣赏的兴趣。
三、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绘画、手工、欣赏在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绘画1.小班(1)引导幼儿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2)引导幼儿认识手臂和手腕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3)引导幼儿学习用点、线和简单形状表现日常生活熟悉的物体的大概形象和明显特征;(4)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紫、黑、棕等6~8种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并使他们会自由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2.中班(1)引导幼儿在小班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以手指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2)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3)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12种颜色,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帮助他们学习用与物体相似的或想像的颜色作画;(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布置画面,使他们能注意物体的上下、左右的关系。
3.大班(1)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体验创造的乐趣;(2)引导幼儿独立地多样化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像中的物体的完整形象和细节部分;(3)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画面需要,恰当运用各种颜色,并学习色彩的调配,表现画面的深浅、冷暖关系,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4)引导幼儿学习均衡对称地安排画面。
(二)手工1.小班(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手工活动,使他们愿意尝试多种材料和工具,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2)引导幼儿学习用胶水、浆糊等胶粘剂粘贴一些简单的点状材料和面状材料;(3)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撕纸的方法和使用剪刀的方法;(4)引导幼儿学习用面状材料按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简单的物象;(5)引导幼儿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初步学习用搓、团圆、压、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物象;(6)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7)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
2.中班(1)引导幼儿喜爱各种手工活动,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2)引导幼儿学习粘贴比小班丰富复杂的点状材料及自己剪成的面状材料;(3)引导幼儿学习用面状材料按中心线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的方法折出简单物象;(4)引导幼儿在小班基础上学习捏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用平面泥工表现简单物象;(5)培养幼儿对手的控制能力。
3.大班(1)引导幼儿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2)引导幼儿学习用点状材料、线状材料拼贴或制作物象,表现一定的情节;(3)引导幼儿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4)引导幼儿学习用抻拉等多种泥工技法,塑造不同形象的物象;(5)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技法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6)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布置环境,制作教具、玩具、礼品、演出服饰、道具等,并注意装饰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