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围环境中的音响倾听;2.音乐作品的倾听。
第九章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一节 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一、生活活动的意义对刚刚从家庭踏进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变化伴随在他们左右。幼儿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家庭的"中心成员"变成了幼儿园里众多小朋友中的普通一员。在家中,祖辈、父辈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他们各方面的照顾是非常全面的。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个孩子,就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
生活活动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幼儿知识经验匮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成人悉心地照顾,更需要成人反复地指导帮助、训练培养,才能独立自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一个成人在生活中不会因为无法完成基本的生活活动而影响学习、工作。因为各种生活活动的技能技巧,他们早已驾轻就熟,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了。因此,在幼儿期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生活活动的目标幼儿园在生活活动方面,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阶段目标。
(一)小班1. 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二)中班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大班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三、生活活动的内容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主要包括进餐活动、睡眠活动、盥洗活动、排泄活动、整理习惯和作息习惯等。
第二节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自我调节方面还不能收放自如。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他们的生活活动,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和游戏。
一、进餐活动在入幼儿园之前,幼儿都是在家进餐,不想吃的可以不吃,不喜欢吃的可以不吃,可以一边吃一边玩儿。还有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端着碗跟在他后面追着喂,一顿饭吃上一小时是常事儿。可到了幼儿园,每个幼儿一人一份饭、一份菜,全班二三十个孩子,教师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喂。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吃得好、吃得卫生、吃得愉快呢?这就要求班上的几位教师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制定进餐各环节的程序要求,统一执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