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社会环境1. 家庭家庭的住址、电话;有关自我安全保护的知识;家里主要的生活用品、娱乐工具和学习用品;家庭成员与自己、邻里的关系。
2. 幼儿园幼儿园的名称、地址;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集体活动的基本规范;自己的班级和小组,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及其与自己的关系。
3.社区社会主要机构(如银行、商店、邮局、政府部门、消防站、体育馆文化站、图书馆、农贸市场、学校、敬老院等)的名称、工作人员、主要活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社区的交通设施,包括码头、桥梁、车站等。
4.行政区划所在省(市)、区(县)、街道(乡、镇)、街(村)的名称,家庭和幼儿园的门牌号。
5.祖国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我国的人种特征;主要的民族,如汉、藏、蒙、维吾尔、回、满族等;一些主要的风景名胜,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一些主要的特产,如茶叶、文房四宝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等。
6.世界知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有关世界和平的最粗浅的知识。
7.重大节日和重大社会事件知道一些重大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及庆祝方式,如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以及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及其影响,如抗洪救灾,大型运动会等。
(三)社会行为规范1.公共规则公共惜物规则,如爱护公共财物、节约粮食和水电、保护植物、动物及环境等;公共卫生规则,如不随地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等;公共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看红绿灯等。
2.集体规则集体活动的一般规则,如服从集体意见、遵守集体指令、愿为集体服务等;学校活动规则,如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会同他人合作、勇于发表意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3.交往规则使用礼貌用语;对老师、长辈行鞠躬礼;礼貌待客,礼貌做客;注意倾听他人说话,不无故打断他人说话,会合作和谦让。
4.甚本道德准则知道别人的和集体的东西不能占为已有;能分清是非;诚实、守信;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四)社会文化1.社区人文景观所在社区着名人文景观的名称、特征及有关的故事、传说。
2.民间节日一些重要的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它们的名称、时间、主要特点。
3.民间艺术本地的一些主要工艺品,它们的名称、用材及简单的制作方法;本地的一些天然工艺品;本地主要的地方剧种及其韵调;一些健康有益的民间歌谣、故事等。
4.文化精品本民族的文字,中国书法;我国的1~2个主要剧种;有关中国民乐、国画等方面的最基础知识。
5.世界文化世界主要着名文化胜地,如敦煌莫高窟、金字塔、凡尔赛宫等;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艺术形式,如油画、雕塑等;世界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等。
以上四方面内容,大部分被系统组织在社会教育课程中,也有一部分渗透在语言、音乐、美术等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中。
第七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一节 美术与幼儿美术一、美术(一)什么是美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张、布、绢、颜料、泥、石、木、金属等),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如线条、形体、色彩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及具体事物的认识、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以供人们欣赏为目的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基本涵义。
1.美术活动的开展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即进行美术活动,不仅需要运用人体的某些部分,如眼、手、脑等,还需要借助人体以外的物质材料,如绘画所用的纸、墨、笔、颜料、布等,雕塑所用的泥、木、石、铜、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