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范模仿法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有时,也可由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来示范。
示范模仿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的规范语言应包括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并且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都能运用规范语言,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典范。
2.语言教育中幼儿不易掌握的新的学习内容,教师重点示范。如难发的音,新词句的朗诵,要求幼儿学会的故事对话,连贯的讲述等,要多示范,使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学习,提高语言能力。
3.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语言表现,要善于发现语言发展好或语言能力提高快的幼儿,让他们做示范者,为同伴提供模仿学习的样板。
4.要妥善运用强化原则,随时鼓励幼儿正确的语言行为和习惯,并给以强化;要及时指正其错误。严格避免误用不正确的语言或一味挑剔错误的两种极端做法。
(二)视听讲结合法这是以观察法结合幼儿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方法。"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如实物、录像、图片、图书、情景表演等,让幼儿充分地观察;"听''是指教师用语言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领会;"讲"是指幼儿自己讲述。这三方面要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视、听"是为"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幼儿学习讲述、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的有效方法。
视、听、讲结合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提供的讲述对象,应该是幼儿经历的、熟悉的、符合幼小认识特点的。
2.教会幼儿观察讲述对象的方法,给幼儿留存一定的观察时间。
3.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性、启发性,能启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构思,有利于幼儿组织语言,进行连贯讲述。
4.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水平,提出独立讲述或创造性讲述的要求,但讲述内容要紧扣主题,想像要合乎情理。
(三)游戏法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正确发音和丰富幼儿词汇、学习句式的方法。众多的幼儿语言游戏,正是运用游戏法的具体体现。
游戏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编制游戏。目标要明确,规划要具体,便于幼儿理解,达到训练语言能力的目的。
2.在运用游戏法的同时,可配合使用教具或学具。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减少直观材料。
3.对于个别发音不清的幼儿,可运用游戏进行重点帮助,使他们在有兴趣的活动中,轻松地进行强化训练。
(四)表演法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表演文学作品,以提高口头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表演法的具体运用如下。
1.教师必须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能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声调、韵律、节奏、速度等进行诗歌朗诵表演。
2.教师必须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对话及体会角色心理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有的故事的叙述部分也可由教师讲述)。
3.鼓励幼儿在故事表演中创新内容和增加对话。
4.要为全体幼儿提供参与表演的机会。
此外,还有提问法、练习法、评价法等。各种方法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补充,综合运用,才能共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第四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