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10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05日 18:21:35

  1.3岁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幼儿的发音器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声带短而柔嫩,音量较小,音色比较清澈透明,一般可以唱五到六个音(c1--b1)。

  3岁幼儿的语言有所发展,因此对歌词的掌握较好,个别幼儿吐字不清楚。他们适合唱节奏简单的歌曲,速度为中速。在呼吸方面,由于幼儿肺活量小,呼吸短促,"讲歌"现象较多。

  音准是幼儿最难掌握的唱歌技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中枢神经系统对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3岁幼儿清唱音准的合格率仅在30%左右。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唱歌的协调一致方面也较弱,他们不善于通过听别人的声音调节自己的唱歌速度。

  2.4~5岁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该年龄阶段幼儿的音域有所扩展,音量大幅度增加,出现喊叫现象。音色仍有柔嫩、明亮的特点。

  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唱歌技能方面有较大发展,掌握歌词已没有困难,发音正确,但由于理解不正确而发错音的现象仍存在;节奏感有所发展,能唱好切分音、三拍子,但对附点音符掌握不够而换气;5岁的幼儿能够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唱不同性质的歌曲,能唱出一首歌曲中强弱、快慢的明显对比和逐步变化。

  该年龄阶段幼儿的音准有较大进步,大部分幼儿在琴的伴奏下能唱准音,少数幼儿在清唱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走音现象。协调一致的能力亦有所提高,能较好地进行领唱、齐唱活动。

  了解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在选材和指导活动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因材施教(二)选择和设计幼儿歌曲1.选择歌曲(1)歌词方面歌词的内容和文字应该是幼儿理解的和生动有趣的。歌词要有重复和发展余地,便于幼儿记忆和掌握。可以多选用第一人称的歌曲。这类歌词使幼儿感到亲切,能够自然、真实地表达情感。

  幼儿歌曲的内容一般为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方面、节日和幼儿的日常生活方面,以及一些无意义的音节、象声词等等。如《在农场》、《小海军》、《我的好妈妈》等都是幼儿喜欢的歌曲。

  (2)曲调方面幼儿期不宜唱音域较宽的歌曲,适合幼儿的音域如下。

  有的歌曲音域只有八度,但旋律主要在高音区进行,幼儿仍然感到难唱。有的歌曲音域为七度,但主要旋律在幼儿最感舒适的音区内进行(d1--b1),则中班幼儿能唱好,小班幼儿也可适当学唱。例如,《学做解放军》这首歌音域为九度5-6,但旋律主要在1-5之间进行,最高音和最低音出现次数少,并位于弱拍,因此这首歌曲定为D调,中班也可以学唱。

  幼儿歌曲的速度一般为中速。中、大班可以有偏快或偏慢的中速,以及其他多种速度的歌曲。在节奏和节拍方面,小班初期多选用2/4拍、4/4拍,以后逐渐增加3/4拍、3/8拍。旋律中常用音符为四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等。其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用得最多。

  试将下列两首歌曲作一分析:

  苹  果这首歌曲的内容是幼儿十分熟悉的苹果,并运用第一人称述说,使幼儿感到十分亲切。其中"红苹果"一词可以用幼儿喜欢的"大梨子"、"红樱桃"等其他水果替换,有所变化。曲调简单、明快,均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乐句重复,一音一字,易于演唱。这是一首适合小班初期的歌曲。

  这首歌曲歌词简单,重复多,音符也是四分和八分音符,但歌曲的力度要求高,要求能较好地唱出p、mp、f的各种变化。同时,歌词中的"哗啦啦"、"淋沥沥"、"哈哈"、"嘻嘻"、对比音节在演唱时也难以把握准确。因此,这首歌曲适合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演唱。

  总之,在选择幼儿歌曲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歌曲的艺术性、思想性。同时,注意歌曲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2. 教师处理歌曲的设计教师在处理歌曲时,首先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歌曲,即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歌曲的基本情绪;歌曲的节拍节奏、旋律、结构等表现手段所起的作用。然后,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应设计歌曲的演唱,决定用什么速度、力度、音色等,使歌曲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例如,中班歌曲《钟》。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