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动的环节在设计者的观念上应包括层次分明的三个环节,即活动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但在设计的具体操作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整个活动计划成为一个整体。
2)各活动环节组织过程的设计,应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形式和多种活动方法(言语的、直观的、实践的)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能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在具体设计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①开始部分。如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何展开活动并自然导人本次活动的主题?等等。
②基本部分。如何维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如何引导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③结束部分。如何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何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如何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结束活动,并引发幼儿继续活动的愿望和兴趣?等等。
3)活动过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例如,教具的运用、教师组织活动的言语和提问、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都属于各教学环节中的微观设计,在教师设计的具体过程中都应认真考虑。
⑨一个教学活动计划的设计还应包括延伸活动的安排。如果从:
计划的完整性来考虑,还应包括活动评价的有关内容。
(2)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表述通常采用以下方式:
①活动内容或活动名称(课题);②活动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态度、动作和技能等;③活动准备,包括知识预备、活动材料和地点的安排及其他环境布置等:
④活动过程:
⑤活动延伸,包括对已有活动进行补充和提高,以及实施个别教育的措施等;⑥活动评价(见评价部分)。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指导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最终都要落实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指导,实质上是指幼儿一日活动的实施和指导。
按照一日活动的计划来分析,幼儿一日活动主要由三部分活动所组成,即生活活动、区域或自选游戏活动和教师组织指导的游戏或学习活动。对这些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指导,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1.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和指导的共性原则(1)尊重儿童人格和合法权利的原则。
没有对儿童的尊重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为此,组织和指导任何教育活动,教师都应该做到:
①转变教育观念,规范自身言行,尊重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尊严和权利,不歧视幼儿,不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任何一个幼儿。
②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温暖、合作和具有同情心的精神环境和活动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拥有一个温和、亲切、安全、愉悦的心理环境。
③在教育过程的任何环节上,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观点和意见,让幼儿成为独立、主动和积极活动的主体。
④坚持积极鼓励(不是批评、训斥)、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2)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方针和目的。为此,任何教育都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组织每一个一日活动,都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上。即'使是组织和实施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必须注意全面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态度、动作和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教师实施和指导各种教育活动的落脚点。
(3)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