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90)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05日 18:21:35

  (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由于目标是通过活动对幼儿的期望结果,故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更直接、更确切,一般采取行为目标、过程目标和表现目标三种表述方式。

  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表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这种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

  马杰(R.F.Mager)认为,行为目标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要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2)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3)行为表现公认的准则。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分别对应:(1)幼儿自身表现出的美术行为反映,如"画出"、"印出"、"做出"、"折出"、"剪出"等;(2)幼儿的这种美术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的"、"临摹的"等;(3)行为的具体内涵,如"画出爸爸妈妈的头像"、"折出一只小兔子"等。

  一般来说,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学习,可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法。教师在具体撰写时,应注意行为目标的三个方面的完整性和具体性。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用线条画出夏天梧桐树的特征",就较完整和具体。

  采取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其优点在于它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能用被观察到的行为加以表述,如果仅仅关注行为目标,必然会遗漏许多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2.展开性目标展开性目标也可称过程目标,描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提出的相应目标。它与行为目标的区别在于,行为目标关注行为的结果,而展开性目标关注的是行为进展的过程。

  英国学者斯滕豪斯(L.Stenhonst)认为,教育由四个不同的过程组成。它们分别是:(1)技能的掌握;(2)知识的获取;(3)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4)思想体系的形成。如果说前两个过程可以用行为目标表达的话,那么后两个过程则必须通过展开性目标来表述。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举的提高,习惯的养成、艺术修养和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注重过程性的教育。这种目标的表述,需要用展开性目标的形式来表述。如"幼儿能提高对折纸的兴趣"、"养成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形成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关注"等,即是用展开性目标的形式来表述的。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展开性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是目标表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撰写这类目标时,应注意深入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全面了解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熟悉幼儿美术发展的状况。同时,在展开性目标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活动的实际进展情况,注意灵活机动地调整目标,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3. 表现目标表现目标表述的是幼儿在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希望幼儿能独特而富于想像力地运用和处理美术材料;在解决问题及美术创作方面,不存在单一的正确答案。表现目标体现艺术的本质特征--独创性。表现目标是对行为目标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表现目标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的反映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幼儿行为变化的结果。它只为幼儿提供活动的范围,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性的。如"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不规则的彩色图形,想象拼贴出一幅美丽的画"、"学习设计花布,注意色彩和装饰纹样的变化"等,都是表现目标的描述方式。

  表现目标与行为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表现不仅是感情宣泄的渠道,而且把感情、意象和观念转变托付给了材料,通过这一转变,材料成了表现的媒介。在此过程中,技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没有技能,转变就不可能发生。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技能,便能运用于自己的表现活动中去。因此,行为目标使幼儿得到了系统的技能训练,掌握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使表现成为可能;而表现目标则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拓展并探索他的观念、意象和情感。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