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幼儿准备床铺的时候,应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适当调节被褥的厚薄,并及时通知家长为幼儿调换被褥。
睡前应检查床铺上有无杂物。禁止幼儿将小绳、橡皮筋、串珠、纽扣等物品带进寝室,以免幼儿玩弄,将之塞入鼻子、耳朵造成危险。
提醒幼儿根据季节气温穿合适的衣服入睡,如夏季穿短裤背心;秋春季穿一条棉毛裤和一件棉毛衫;冬季可以穿一件薄毛衣和一条薄毛裤。
中、大班幼儿要求他们自己脱衣服和鞋袜,并折叠整齐,摆放在指定的地方。小班幼儿则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个别指导。在睡前提醒幼儿先大小便。
2.心理准备睡前可组织幼儿散步或进行安静的游戏活动。要保持他们情绪的稳定和安静。
新人园的小班幼儿会有恋家、恋床、恋物等表现。比如有的幼儿要抱着家中的枕头或需要摸着大人的脸、耳朵、头发等才能入睡。对于这样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教师可给予特殊关照,允许他们一开始保持自己的入睡习惯,并陪伴他们入睡,慢慢帮助他们改变和克服这样的习惯。
对于全托园的幼儿,教师更应帮助幼儿顺利渡过睡眠这一难关。 教师不应用惩罚睡觉或独处睡觉来恐吓和惩罚幼儿。不应对幼儿说"你再不听话就让你去睡觉","你再不赶快睡觉,呆会儿其他小朋友起床,你就不要起来了,爸爸妈妈来接你也不要走"之类的话。
(二)睡眠的过程在幼儿整个睡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睡眠情况,如睡姿是否正确、是否盖好被子等等。
对于入睡晚和入睡困难的幼儿,教师应坐在他身边小声督促他尽快入睡。对于爱做小动作的幼儿,教师可以握住他的小手帮他人睡。注意不要让他们影响其他幼儿。
对于生病的幼儿,教师尤其要细心照顾。对于他们体温的变化、是否咳嗽、是否呕吐等情况要时刻关注,细心护理。
对于幼儿的晚间睡眠,教师要了解幼儿夜间小便的习惯和时间,提醒他们起来小便。对于尿床的幼儿,要细心的照顾,并找出原因,如是否睡前太兴奋或身体不适等。不可因此斥责幼儿或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等情绪。
(三)睡眠的结束睡眠结束后,小班幼儿可以逐个起床,让身体弱需要睡眠的幼儿和入睡晚的幼儿多睡一会儿。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共同起床,并学习自己整理床铺。
起床前,要提醒幼儿"今天外面风很大,请你们多穿一件衣服"、"今天天气很热,请你们不要穿长袖衣服了"等,请他们根据天气增减衣物。
要鼓励先整理完床铺的幼儿帮助其他幼儿整理床铺,也可以请幼儿相互帮助整理衣物,如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等。
起床后应先小便、喝水,稍作调整后,再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三、盥洗活动在幼儿玩沙、玩泥等活动以后以及餐前、便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盥洗活动。
(一)盥洗的设备盥洗室的安排要合理,要有较宽敞的场所。幼儿的洗手池、便池、毛巾架等要符合幼儿的身高、体型。盥洗室内应常备肥皂、毛巾、卫生纸等物品。便池、水龙头的数量要足够幼儿使用。幼儿的盥洗设备、物品应与成人的分开。
盥洗室的地面要防滑,挂物品的挂钩、钉子应钉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以防幼儿滑倒、撞伤。洗衣粉、消毒水等物品的放置要安全、隐蔽,以防幼儿误碰误食等。
盥洗室要保证干净无异味,定期消毒。幼儿的毛巾等物品要常洗常晒常消毒。
(二)盥洗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教他们正确的盥洗技能。如洗手、洗脸的程序,使用便池的方法,以及中、大班幼儿在便后自己擦拭的技能。合理安排幼儿盥洗的时间。
在盥洗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1.有秩序地排队人厕、洗手,不推不挤;2.不在盥洗室内大声喧哗吵闹,不妨碍他人人厕、洗手,不在盥洗室内追跑嬉戏;3.不玩水和肥皂;4.洗手完毕要在水池中甩掉手上的水再离开,不把水甩在别人身上和地上。